从“新员工”到“关键人才”,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新员工是企业成长的后备军团。但作为日常扛刀的HR,对“辛苦招来的新员工一夜之间说溜就溜”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
更别说将他们培养成得力的核心人才了。
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怎样用有限的培训资源把优秀新员工培养成独当一面的骁勇大将,是普通新员工培训的延伸与升华。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基于混合学习的“北极星”人才培养,轻松将“新员工”转化成企业“关键人才梯队”。方案可复用率相当高,也许能给你一点启示。
企业痛点 | 解决方案 | 效果 |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采用传统面授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时间和成本压力 | 时代光华帮企业一站式搭建网上大学 | 快速打通培训的各个环节,让人才培养更高效 |
培训效果无法直观体现 | 平台数据追踪与统计功能齐全 | 满足培训监控、分析、展示需求 |
传统面授培训效果难延续 | 采用混合式培训,线上线下齐发力 | 让学员学以致用,用培训支持绩效 |
01
从新员工开始
培养企业内“特种部队”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公司是中建三局(集团)的支柱型直营公司,1995年4月8日成立,代表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直接经营。
为应对将来的企业战略转型、业务结构调整,为企业发展给足人才动力,2018年,公司启动了“北极星人才”培养项目:招募并培养战略发展需要的企业精英人才,冲刺以下目标:
▍提升储备人才专业技能及通用素养能力
▍搭建总承包公司“北极星”人才培养网络学院
最终,全面、系统、快速的实现公司关键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施,助力集团人才发展学习生态圈建设。
为此,他们从两方面做出努力:
▍将培训与人力资源其它模块(招聘、考核、晋升、薪资等)联姻,达到“选、育、用、留”的有机结合。
培养机制:
凡是进入“北极星人才”计划的学员,优先作为同级后备人才库储备,建立个人培养发展档案,并享有以下政策:
一是薪酬体系:提前转正,试用期为三个月,进入公司第一年的薪酬高于同等普通员工1.5倍。
二是名师带徒:由公司业务系统领导亲自带徒,与公司各业务部门负责人或二级单位部门负责人签订师徒协议,制定全面培养计划。
三是岗位自选:对公司的核心业务工作岗位、工作区域,优先安排,制定轮岗培养计划,设计个性化个人职业发展通道。
▍混合式培养:线上线下、正式非正式四维学习法。
02
项目概览
有“实料”有“激励”
培养对象及周期:
新入职员工,为期二年培养项目(400人,一期50人)
培养目标:
培养收益:
1.全部学习任务考核达标,进入“星青年”卫星青年队伍;
2.获得晋升优先权和年终奖金。
培养形式:
在线看课、知识竞赛、无领导小组研讨、资料学习、标杆考察交流、表现评估、行为评估、成果评估等
时代光华为本项目提供学习平台、方案建议、运维支持等服务。
03
实施过程
人才培养从管理走向运营
1.通知安装掌上学院
通过邮件、新员工微信群通知学员下载并登录“三局掌院”。
2.安排线上课程
公司“北极星”人才须在网络学院完成每月完成累计不少于15个学时的课程。其中,包含必修课及选修课:
■必修课程-学习地图
学员登录电脑或手机端,进入【学习地图】应用,通过学习每个阶段安排的必须课程,完成阶段升级。
■选修课程学习-星青年分院
学员完成每月学习地图必修课程后,可以通过【课程中心】-“星青年分院”,根据目前星青年能力模型进行课程选择和学习,完成后获得学时学分。
3.学习资料推送与作业上传
学员可登录电脑或手机端,通过【资料中心】-“总承包公司内部资料”,学习推送的相关资料,以及个人课题攻关、面授班主题汇报等作业上传。
4.在线参加题库练习与知识竞赛
面授培训班实施参加前,学员会可以在【考试中心】参加题库练习。
题库来源于在线必修课程中的五门有课后测试的课程,完成题库练习后,人资部组织学员在面授班实施现场,用平台【竞赛管理】发布现场知识竞赛,系统会从答题分数和时间上排出名次,学员可获得项目积分奖励。
5.面授培训班参加与任务完成
半年度学员参加面授培训班时,提前通过三局掌院登录查看培训班课程及老师介绍,以及考核要求,下载查看培训须知等文档;
培训实施时,学员通过手机端【我的面授】应用或【时光易培】微信小程序进行培训签到、现场互动、培训评估等,最终完成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考核。
6.五维考核评分与展示
公司人力资源部一般将于每月5日前核查上个月“北极星”人才的网络学习内容与课时完成情况,考核结果将作为日常跟踪学习情况
纳入“北极星”人才年度综合考评,与年度学习津贴奖励发放进行挂钩。
整体项目实施中,用平台【调查管理】功能,按半年度、年度进行考核评分
分别涉及:导师评分(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业务评分(计划管理、过程实施、后期总结等方面;
同时结合每月在线课程学习学时达标情况和面授培训班主题汇报展示得分情况
最终形成学员个人半年/年度项目总积分和排行情况(根据排行进行15%淘汰)。
04
项目收益
方案可复用,沉淀关键人才
完成433个学习项目设计
完成“北极星”人才培养能力首次盘点
撰写“北极星”人才岗位能力行为要素及标杆案例
形成非正式学习活动策划与实施工具包
建立企业关键人才培养三级管理及服务团队
形成企业学习文化宣传文案及H5工具
达标企业关键人才培养项目策划与实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