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些想要提升绩效的企业,都在做学习地图?

2020-04-14 16:10 小时代
983


在工作中,我们常听到业务部门对于培训工作的开展微词颇多,诸如人才流失严重、员工成长速度缓慢、培训效果不如预期。


仔细想想,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都折射出了一个共同现象——培训工作与业务发展之间缺乏稳固的联系。


那如何在两者之间建立良好的逻辑关系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开发岗位学习地图,系统化地梳理岗位成长路径。


1.jpg


内容来源:时代光华直播大讲堂分享

讲师:孙世俊 惠普商学院特聘讲师;20年企业培训管理经验,筹建过2所企业大学


01 学习地图到底是什么?学习路径or课程体系


学习地图到底是什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行业也有其不同的流派和观点。


但总体来说,学习地图定义了企业员工从基层到领域、从新手到专家的学习发展路径,帮助员工明确了职业道路上的努力方向,激发了不同层级员工的发展潜力和 “隐性” 能力,加速了员工的成长进程,并将过程和标准进行图形化呈现。


其实单从字面上理解的话,有一个词可以很好地诠释学习地图,它就是——学习路径。它最早出现在国外,在2009年前后才开始在国内盛行,并逐渐得到应用。


此外,在国外我们也很少听到有人说 “学习地图”,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个词——课程体系。


但这个 “课程体系” 跟我们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 “课程体系” 还是有区别的,我们常说的 “课程体系” 更多的是以整个企业为范畴进行定义的,而学习地图是基于一个岗位课程的课程体系,而这还只是颗粒度上的划分。


所以,通俗来说,我们把一个岗位成长路径中所需要学习的课程清单进行逻辑排序之后的图式化文本叫做学习地图,它在本质上还是一个课程体系。


2.jpg


02 做学习地图,90%的企业没抓对重点


那问题来了,学习地图怎么做才有效呢?


众所周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承接战略、改进绩效。学习地图同样也不例外。


2014年,我们给顺丰17个岗位序列做了学习地图。经过一段时间的项目实施后,我们在回访时惊喜地发现岗位员工的流失率有了非常明显的下降。


学习地图实施后,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好的成效呢?


背后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在没有学习地图之前,一个年轻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他对未来是没有明确的规划的,他看不到自己能在这个岗位上做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自己能在这个行业做多久。


摄图网_500566942_wx.jpg


但是有了学习地图之后,他面前的路逐渐明朗起来。


因为按照学习地图的路径走,他每一步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脚印,他可以看到自己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更久以后,他的能力会达到什么程度。升职加薪不再是梦,行业顶尖未来可期。


这种积极良性的结果导向实际上就给了员工希望,给了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员工流失率的降低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学习地图能够让员工如此信服,让他们改变自己心意的呢?


毫无疑问,它一定对公司的业务流程、岗位职能、工作任务以及核心能力等做了非常深入的分析和界定,并且有一定的战略前瞻性。所以,设计学习地图的核心,就是在业务达成、岗位职能、岗位能力与培训学习之间建立良好的逻辑关系,实现业务发展、员工成长与培训工作的三方共赢,进而促进高绩效的达成。


摄图网_500718243_wx.jpg


这才是学习地图开发的核心技术。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在实操中恰恰缺失了这个环节。


03 学习地图怎样做,才能有效推动绩效?


怎样开发学习地图,才能有效地推动绩效呢?这里要提一下我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方法——DWLA学习地图设计模型。


DWLA模型通过工作坊的形式,由引导专家与岗位专家共同进行学习地图的开发,总共分为交付分析、工作分析、学习分析、应用分析四个步骤。


3.jpg


D 交付分析


选择需要制作学习地图的岗位,与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谈,就项目交付标准、交付日期、交付成果达成共识;确定能够参加学习地图项目开发的岗位专家名单,进而制定详细的项目执行计划。


建议每位引导专家每次组织工作坊辅导4个以内岗位序列,每个岗位序列配置5-9位岗位专家,以保证学习地图的质量。


W 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学习地图开发的重中之重!


在这一环节,我们需要从岗位分析切入,分析这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是什么,有哪些工作任务,完成任务的步骤有哪些,任务优质完成的标准是什么,需要什么工具和方法,从而完整地导出该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


除此之外,识别关键任务、把握知识技能的颗粒度也非常重要。通常来讲,我们会为每个岗位确定6-12条职责,分解出40-125个工作任务,将其按照业务流程的PDCA进行排序并在其中筛选出若干个个关键任务。剔除员工入岗时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并不断细化知识技能的颗粒度。


工作职责梳理


4.jpg



L 学习分析


在学习分析阶段,我们会从必备知识技能出发,借助IBM六层次能力模型确定学习主题,进而规划学习方式以及评估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得出的学习内容并不是课程大纲,而是学习内容的梗概,相当于培训需求分析梳理后的结果。后续,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梗概盘点学习资源,进行增补。


5.jpg


结合岗位分析信息,对学习内容进行时间排序,就可以生成一张学习地图。但由于每个岗位序列需要的学习方式不同,学习时间也各有差异,有些岗位可能半年就能学完,有些研发岗位可能需要5—10年。


A 应用分析


在完成学习地图的开发后,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加以利用。它不仅可以用于年度培训计划的制订、核心骨干人群的培训项目设计,还可以给员工的个人发展明确方向,为其提供更清晰更客观的职业发展规划。


以上就是DWLA学习地图开发的四个步骤。其中工作分析与学习分析都有较为复杂的执行流程,后期我们会专门撰文详述。


需要重申的是,学习地图的核心技术是为业务发展、员工成长与培训工作之间搭建良好的逻辑关系。所以,只要把工作内容分析做到清晰、透彻、一目了然,学习地图必然会成为企业绩效提升的不二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