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岗位工作分析怎么做?不是业务专家的培训人员都应该看看

2020-04-22 10:46 小时代
313

4月16日,我们推送了《适合开发学习地图的岗位,必须满足这四个条件!》讲述了开发学习地图前的准备工作。今天我们来详细聊聊,学习地图制作中最关键的一步——工作分析。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需要对岗位的工作职能、任务、流程、胜任标准、核心能力和必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分析,过程中可以输出岗位分析表、胜任标准表等重量级内容。


u=3908751289,2692627671&fm=26&gp=0.jpg


这不仅是开发学习地图的关键,更是设计培训体系、开展人才培养项目的基础。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如果培训工作者不是业务专家,怎么做出专业的岗位工作分析呢?


在给出具体的答案之前,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01 当我们开展岗位工作分析,我们要分析什么?


工作分析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岗位下有多少工作职责;每个工作职责下,有多少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下面又有多少工作步骤;每个工作步骤下又需要多少个工作动作。


在学习地图阶段,我们做到工作步骤层面就够了。但在具体开发课程的时候,考虑工作动作可以帮助我们有计划地逐步升级,也能让整个工作分析过程更加的具象和高效。


摄图网_500448297_wx.jpg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那么如果培训工作者不是岗位专家,怎么做出专业的岗位工作分析呢?


建议借助工作坊的形式,由引导专家与业务专家共同参与。关于如何选择业务专家,之前的文章中给过一些标准。学习地图工作坊不同于一般的小组讨论,它采用引导式的结构化头脑风暴。


或许有人会质疑,不就是做一下岗位分析嘛,有必要搞得这么大张旗鼓、“劳民伤财”吗?事实证明,真的有必要。


因为这是我们从过往的工作坊组织形式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无论专业水平多牛,管理层级多高,很少有人能把本岗位的工作内容非常精准、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


业务专家、国家标准的撰写者,甚至拿国务院特种专家津贴的这类专家,都不敢夸下这个海口。


原因何在?大家看这张图,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大脑中,工作任务的分布是很凌乱的,没有一点章法,我们要用工作分析的方法把它有规律地排列出来。


123.jpg


这张表就是我们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后,得出的表格样例。


456.png


通常来说,经过头脑风暴后,我们会为每个岗位确定6-12条职责,分解出40-125个工作任务,将其按照业务流程的PDCA进行排序。


02 如何识别关键任务?三个维度帮你判断!


面对几十条工作任务,全部做拆解分析,工作量未免太大。所以,我们通常会对工作任务进行筛选。


那么如何识别关键任务呢?一般可以通过频繁度、重要度、难度三个维度来判断。


摄图网_500505365_wx.jpg


首先是频繁度。频繁度是指某个任务在工作中出现的频繁程度——是每年一次,每季度一次,还是每个月、每周、甚至每天都做?


针对频繁度,我们可以对工作任务进行打分。国外的评分标准是这样的:非常频繁打5分,非常不频繁打1分,频繁打4分,不频繁打2分,一般打3分。


这个评分标准比较模糊,所以我们实操中会进一步细化:比如“一年做一次”打1分,“每个季度做”打2分,“每个月做”打3分,“每周做”打4分;“每天做”打5分。


第二是重要度。重要度指某一项工作对于最终绩效完成的重要性。我们也是按照1分到5分的标准进行打分,分别代表“特别不重要”到“特别重要”。


摄图网_500845118_wx.jpg


第三是难度。难度指由新人完成该项任务时,学习的困难程度是多少。打分标准与重要度和频繁度一样。


根据以上三个维度,对每一项工作任务打分,三个维度的分数之和,就是该项工作任务的最终得分。通常来讲,我们选择总分数排行前15%的工作任务,作为关键工作任务。


在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在打分过程中,不要出现三个维度全部5分,或三个维度全部1分的情况,“三高”和“三低”情况都会干扰判断。


03 如何从关键任务导出知识技能清单?


找到关键工作任务后,我们再继续拆分对应的工作步骤,找到胜任标准、需要应用的工具和方法,从而导出必备知识技能。


在梳理必备知识技能时,需要注意技能的颗粒度。


举个例子,通过某个任务倒推出对应的职业技能,其中有一项是 “有效沟通”。这的确是一项知识技能,表面上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实际培训中,想要把“有效沟通”讲透彻,三天三夜也不够用。


这就需要我们做进一步分析,分析他在实际的工作中是否真的需要掌握这项技能的所有内容,如果他的工作,握电话沟通技巧和邮件发送技巧就已足够,那他则省去了大量的学习精力和时间成本。


摄图网_500431918_wx.jpg


所以,“有效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就不适合写成一个知识技能,修改为“电话沟通技巧”或者“邮件发送技巧更为准确”。


另外,员工在入岗前就应该具备的技能,不需要写进知识技能清单。因为它们是我们在入岗前固有的,并不是我们即将通过学习和训练要新增的,如果把它们也增添为“候选名单”,只会让我们的分析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繁琐。


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知识技能清单的模型。我们可以按照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业知识技能、企业知识技能三个维度进行拆分,然后进行相关技能的合并、分类、分析。


到这里,岗位工作分析就全部完成了。然后,从必备知识技能清单导出到学习目标,找到学习主题,规划学习方式、评估方式,然后做学习内容的排序,一张学习地图就“横空出世”了。